普京划下了一条极为严厉的红线:任何国家的军队,只要踏入乌克兰,就将成为俄军的“合法打击目标”。
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外交辞令。这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刚主持完一场线上会议后,克里姆林宫给出的直接回应。马克龙那边,召集了26个国家,组建了一个所谓的“志愿联盟”,高调宣布将在俄乌停火后,向乌克兰部署地面、海上或空中部队,作为“安全保障”。
听起来像是一个强大的西方联盟在为乌克兰的未来撑腰。但普京的警告,就像一盆冰水,直接浇在了这个联盟的头上。他的意思很明确:停火?可以。但只要你们的军队进来,停火协议就是一张废纸,战火会立刻重新点燃。
这背后,是莫斯科对北约东扩最原始的恐惧。乌克兰紧邻俄罗斯,欧洲的军队部署在那里,无异于将枪口抵在了俄罗斯的脑门上。普京此举,等于将“红线”从战时状态,直接延伸到了战后安排。
更有意思的是这个“26国联盟”的内部。美国人,这个联盟事实上的老大,明确表示不会出兵,只提供情报和后勤。而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态度则更值得玩味,他公开的说法是,德国的行动将参照美国。
言下之意,美国不动,柏林也不会动。
一个没有美、德两个最重要成员派兵的军事保障联盟,它的威慑力到底有多大?马克龙的这次振臂一呼,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,旨在向外界展示欧洲的团结。但普京一眼就看穿了这种团结的脆弱性。
然而,就在柏林摆出这副小心翼翼的姿态时,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却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。
他们声称,朔尔茨正在秘密考虑向乌克兰提供“金牛座”巡航导弹。这还不是全部,最关键的情报是:为了掩人耳目,这些导弹将由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德国军人亲自操控。
这个消息的冲击力,远比26国联盟的声明要大得多。
如果属实,这意味着什么?
第一,德国正在玩一场危险的双簧。公开场合,朔尔茨紧跟美国,表现出对局势升级的极度审慎。但私底下,他可能正准备迈出援乌以来最关键、也是最危险的一步。“金牛座”导弹射程超过500公里,足以威胁到俄罗斯纵深目标,这是足以改变战局平衡的武器。
第二,德国士兵入乌,性质就完全变了。这不再是“军援”,而是事实上的“参战”。无论以什么名义,只要德国军人在乌克兰土地上操作武器攻击俄军,他们就完全符合普京“合法打击目标”的定义。这等于德国在用一种“隐形”的方式,悄悄越过了普京划下的红线。
到目前为止,德国政府对此保持沉默。但这种沉默本身,就让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就在欧洲内部上演着这种公开与秘密、高调与谨慎的复杂博弈时,另一个重量级玩家正准备重返牌桌。
特朗普。
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透露,普京与特朗普的新一轮会晤可能很快就会举行。请注意这个时间点,在欧洲26国联盟刚刚成立,在俄方爆料德国秘密行动之际,美俄之间最重要的那条非官方热线,似乎又要接通了。
这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:乌克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,或许根本不在基辅,也不在巴黎或柏林,而是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。当欧洲领导人还在为如何“保障”乌克兰而争论不休时,真正能拍板的人可能正准备绕开他们,直接对话。
特朗普的逻辑一向简单直接:结束战争,停止烧钱。如果他能与普京达成某种交易,那么马克龙的“志愿联盟”和朔尔茨的“秘密计划”,都可能瞬间变得毫无意义。
乌克兰国防部预测,这场战争可能要打到2026年。这说明所有人都意识到,战场上的僵局短期内无法打破。而当战场上分不出胜负时,真正的较量就在牌桌之外。
眼下的棋局,无比清晰。普京在用最强硬的姿态,测试并分化西方联盟的决心。而西方内部,有人唱红脸,有人唱白脸;有人在明处组局,有人在暗处递刀。
真正的风暴眼,并非俄乌前线的炮火,而是西方联盟内部正在开裂的共识。普京的赌注,就是赌他们永远无法真正拧成一股绳。
正规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