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发布了一段视频,展示了美军在无人机领域的最新能力;而在更早之前,懂王举办的“生日阅兵”上,美国陆军也秀了一波自己的无人机,那种拿在手里高高举起的样子,看得人既尴尬又无奈。美军此举显然是在炫耀他们所谓的“未来战争”实力,不过看起来效果却有些尴尬。说到这里,戎评可得实话实说,我们才是真正的无人作战行家!
最近,兵器集团发布了一支名为《陆战之翼》的宣传片,里面展示了大量黑科技装备,涵盖了多种地面无人车辆、作战机器人、各类机载和车载无人机,以及多样化的反无人机装备,既包括软杀伤的电子战装置,也有硬杀伤的激光武器和防空导弹。
先聊聊戎评印象最深的几款装备。开篇兵器集团就亮出了一款无人装甲车,紧接着展示了一款变型车型,这意味着这款无人装甲车已经开始走向“车族化”,形成了一个家族系列;根据过去公布的资料,这还是一款油电混合动力的无人战车,动力系统非常先进。
展开剩余83%其实,这并不是我军首次打造车族化的无人战斗车辆。几年前央视节目中就曾曝光一款外形普通的无人战车,后来又推出了多种变型车型。车族化对于装甲车来说意义重大——它不仅能提升装备的通用性和使用效率,还能降低研发和维护成本,极大地简化后勤保障,这对提高部队作战效率至关重要。反观日本自卫队,很多装甲车辆并未形成车族,甚至出现“一型一车”的情况,采购量不大,导致装备成本居高不下,这是自卫队经费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这款无人装甲车实现车族化,说明它已经融入了较为成熟的作战体系,更进一步意味着我军在无人装备的使用和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已经在部队中完成了批量装备和测试。
紧接着,宣传片展示了多款小型无人战车,有履带式和轮式,还有机器狗,这让戎评想起电影《上甘岭》中的一幕:为了给前线坑道的战友运送补给,志愿军后勤人员顶着美军火力封锁艰难前进,付出了巨大牺牲。如今,借助无人车技术,我军能够轻松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补给难题,回望先辈们的艰辛历程,不禁令人感慨万千。
视频中紧接着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无人机,除了常见的固定翼无人机,还展示了无人武装直升机和车载无人侦察机。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将极其关键,俄乌冲突中这一点尤为明显。
在缺乏精确制导武器的条件下,双方通过FPV无人机携带炸药或PRG弹头,成为高效的作战工具。美军也开始借鉴这种战术,这堪称“嘲笑对手、理解对手、模仿对手”的典型案例。
不过,这种战术本质上属于临时应急的“土味科技”,成功率难以保证,双方均发布了成功案例视频,给人误以为这类武器效率极高。而我们东大则展示了什么才是正规军的打法——搭载反坦克导弹的无人武装直升机!虽然没有FPV无人机那种追逐战的刺激感,但打击效率却远远超过传统方法。
这一做法,实际上是将单兵反坦克导弹装载到无人机上。地面使用导弹常受地形限制,且士兵容易暴露于敌方火力下;而无人机则大幅扩大视野范围,降低士兵风险,尽管对无人机性能要求极高。俄乌方面目前缺乏足够合适的机型,而对我们东大来说,这完全不成问题!
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车,都是我军战士手中的利器。既然有矛,自然也要有盾。兵器集团还展示了先进的反无人机装备,除了电子战等软杀伤手段,还有近防系统、激光炮和防空导弹等硬杀伤设备。毕竟,咱们既能把无人机玩出花来,也深谙如何应对对手的类似技术。
看完整个视频,戎评总结一句:在战争这件事上,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走在了世界前列。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,我军就已系统研究未来战场的无人装备应用,一些无人战车的研发甚至可追溯到数年前。比如戎评此前提到的车族化无人战车,早在2020年央视《挑战不可能》节目中就曾亮相。
最新一期《国防军事早报》报道,第76集团军某旅在演习中首次成建制投入了“机器狼”四足机器人部队,采用“三三制”队形向目标发起攻击。
这是“机器狼”首次作为正式作战单位公开亮相,也是我军首次公开开展“人机混编协同作战”的重要突破。以往我军对“机器狗”“机器狼”的使用主要集中于辅助或侦察,主要作战任务仍由士兵完成。此次演习表明,我军在无人化战场领域又迈出了关键一步。美军梦寐以求的“零伤亡”战争,或许将由我们东大率先实现。
不久前,俄乌战场发生一件趣事。乌军第3“亚速”突击旅宣称多名俄军向乌军无人战车投降。虽然存在夸大成分,且乌军无人车属于遥控的自杀式炸弹车,而非智能作战机器人,但这并非首次有人向无人车投降。俄军也大量使用携带炸药的无人车,也曾逼降乌军士兵。这些事例都证明了未来战场无人作战模式的趋势。相比之下,美军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我军的体系化能力。
美军其实并非不懂无人作战的优势。早些年他们追求“零伤亡”战争时,曾研发过包括MQ-1“捕食者”无人机在内的一系列无人装备。但近年来,美军在打造“新质战斗力”方面力不从心。反倒是我们东大凭借后发优势,一路超越美军,遥遥领先。
美军前副防长希克斯提出“复制者”战略,现任防长海格塞斯誓言让世界迎来“美军无人机统治时代”。但与我们的发展速度相比,美军这显得有些稚嫩。毕竟他们还有大量“史密斯专员”渴望搞大项目,比如航母、核潜艇、隐身战斗机等都严重滞后,只能把无人机、无人车当成“备胎”项目。
这个时候,戎评不得不提醒,美军最近又搞“部队重返太平洋”、又打“护身军刀”,还怂恿日本和澳大利亚干涉台海,真以为自己能和东大一决高下吗?
就从无人机作战体系的成熟度来看,如果美国大兵真的踏足东亚,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难度极高的“地狱副本”!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