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9月30日发布了《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》,这份文件其实是对2015年"化肥零增长行动"的升级版。简单来说,国家要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,让大家更科学地使用化肥。到2025年,全国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利用率要达到43%以上,三大粮食作物则要稳定在40%以上。这个政策可不是要农民少施肥那么简单,而是教大家怎么"聪明"地用肥。
国家现在特别支持7种新型肥料,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料、中量元素肥料、微量元素肥料、含氨基酸水溶肥料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、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。这些肥料现在审批起来特别快,企业申报周期从原来的半年到一年,缩短到现在一个月内就能搞定。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好肥料能更快到农民手里。
说到农民该怎么选肥料,这里头可有讲究。种粮食的,像小麦、玉米这些,推荐用缓控释肥料,比如树脂包衣的尿素,或者加了脲酶抑制剂的稳定性肥料。种经济作物的,比如蔬菜水果,最好选水溶肥料,或者是加了中微量元素的功能性肥料。如果是大棚种植,建议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更合适。
买肥料的时候要学会看包装、看含量、看形态。合格的肥料包装上必须标明"肥料登记证号"或者备案号,氮磷钾总养分不能低于40%,颗粒要均匀、没有结块和怪味。不同地区的农民选肥也有讲究:东北黑土地适合有机-无机复混肥,南方种双季稻的适合缓释型复合肥,西北干旱地区要用保水型肥料,种大棚蔬菜的则建议用生物有机肥。
对于肥料生产企业来说,现在正是转型的好时机。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生产普通复合肥了,要把功能性肥料的比重提上去,比如含腐植酸、氨基酸类的肥料。还要针对不同作物开发专用配方肥,比如专供水稻用的、专供苹果用的。企业除了生产肥料,还得给农民提供配套服务,像开发智能施肥设备、建立作物营养数据库、提供测土配肥技术服务等等。
质量管控方面也更严格了。企业要严格执行新的复合肥国家标准GB 15063-2020,建立产品追溯体系,定期检测重金属含量。说白了,就是要让农民用上既高效又安全的肥料。
这个政策给农民和企业都指明了方向。农民要学会科学选肥、精准施肥,企业要加快产品升级、服务转型。化肥减量化不是要减产,而是要让每一粒肥料都发挥最大作用。当我们更懂土地的需要,土地就会给我们更好的回报。未来的农业,一定是更绿色、更高效的农业。
正规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